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评定技术
一、物体操作评定
1、定义 对言语尚未获得、并对事物及事物状态的概念尚未形成的儿童,
观察其操作物体的表现,评价其对事物及其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岁半~6 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生理年龄超过6 岁半但
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
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评定量表或专项评定工具(汉语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价法,
S-S 法)、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PPVT)、格赛尔言语发育评定分量表、韦氏儿童
智力检查第四版、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等);镶嵌板、各类实物及图片等。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延迟反应:用小玩具引起患儿的兴趣后用毛巾盖住,观察其能否掀开
毛巾找出玩具。
(2)形状辨别:利用镶嵌板让患儿辨别图形。
(3)积木:利用积木堆高、并列、搭隧道。
(4)描线:乱点、画垂直线、画圆等。
(5)投小球:检查者将小球一一给予患儿并令其放入面前的小盒子或杯子
里。
5、评定标准
(1)与发育年龄不相符的无目的的操作行为如物品舔咬、摇动、敲打等,
可疑障碍。(2)是否能通过操作行为表达自己的要求。
6、注意事项
(1)评定前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专业情况,家庭环境,养育及康复史
等。
(2)选择安静、宽敞、安全、充满儿童所喜爱的气氛的房间中进行,避免
干扰。
(3)根据患者的情况,事先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用具)和顺序的准备。
(4)测验前应对家属说明测验目的、要求及主要内容,以取得同意及充分
合作。
(5)检查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检查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合作,
是否疲劳等。
(6)检查中不仅要记录患者反应的正误,还应记录患儿的原始反应。
(7)患者状态不佳、不能配合检查时,不得勉强继续检查。
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1、定义 观察患儿对符号和指示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表达,评定其
语言发育水平。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岁半~6 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生理年龄超过6 岁半但
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
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第一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无目
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书写而是放在嘴里舔咬等。
(2)第二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
于事物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
1)技能型操作:事物、配对事物、镶嵌板。
2)匹配:用物品匹配示范项,如将积木放入装玩具箱内。
3)选择:他人出示某种物品作为示范项,儿童从几个选择项中将与示范
项有关的物品选出。
(3)第三阶段—事物的符号:此阶段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开始分化。
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可用手势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
2)言语符号:可用言语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象征性符号的幼儿语、任
意性符号的成人语。
(4)第四阶段—句子,主要句子成分: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 个词组合
练成句子。
1)两词句:包含四种形式:<</font>属性(大、小)+事物>、<</font>属性(颜色)+事
物>、<</font>主语+宾语>、<</font>谓语+宾语>。
2)三词句:包含两种形式:<</font>属性(大、小)+属性(颜色)+事物>、<</font>主
语+谓语+宾语>。
(5)句子结构:能理解三词句表现的时态和语态:1)主动语态,如乌龟
追小鸡;2)被动语态如小鸡被乌龟追。
5、评定标准 以S-S 法检查为例评定标准如下:
(1)实测阶段低于实际年龄水平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各阶段与年龄的关系见表8-1-1。
表8-1-1 符号形式-指示内容关系及年龄可通过阶段
年龄 1.5 岁- 阶段 3-2语言符号
2.0 岁- 4-1主谓+动宾
2.5 岁- 4-2主谓宾
3.5 岁- 5-1语序规则
5- 6.5 岁 5-2被动语态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 岁以上
儿童。分为ABC 三个主群:
1)A 群(言语符号未掌握):言语符号理解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相关
检查低于3-1 阶段。
2)B 群(表达言语困难):言语符号理解可,但表达困难,词句理解高于
4-1 阶段。
3)C 群(比实际年龄落后):言语发育落后于实际年龄,言语符号与指示
内容相关检查高于3-2 阶段。
(3)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可以确立训练目标。
1)A 群以获得言语符号(理解)与建立初步的交流关系目标,先建立符号
理解再形成基础性概念,重点是首先导入手势语、幼儿语等象征性较高的符号。
2)B 群训练目标为掌握与理解水平相一致的语言表达能力。此时训练应与
理解性课题共同进行,还要将语言符号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是将手势语、
口语作为有意义的符号实际性地应用,在表达基础形成的同时从手势符号向言
语符号过渡。
3)C 群训练目标是扩大理解与表达的范围。要进行提高理解方面的训练,
同时也要进行表达、基础性过程等各侧面的平衡训练,还要导入符合水平的文
字学习、数量词学习、提问与回答方面的训练。
6、注意事项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1、定义 对患儿语言发育相关的模仿、记忆、辨别等能力水平的评价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岁半~6 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生理年龄超过6 岁半但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
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模仿:言语模仿。
(2)记忆:听觉记忆广度检查(分为2 单位及3 单位记忆)。
(3)辨别:图形和声音的辨别检查。
5、评定标准 根据模仿言语的正误率、听觉记忆单位广度、视听觉辨别的
准确率进行评分。
6、注意事项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四、交流态度评定
1、定义 评价患儿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交流反应和态度。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1 岁半~6 岁半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
2)有些生理年龄超过6 岁半但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
3)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参见物体操作评定。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对他人行动的注视:有无视线跟踪。
(2)视线交流:有无情绪和言语的表达。
(3)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
(4)向他人表达意愿:引导儿童表达,观察儿童的表达意愿及表达形式。
(5)感情起伏的表现:观察言语刺激后儿童感情变化。
(6)提问-回答关系:针对各年龄提问,观察儿童的反应。
(7)特征性言语:无意义的言语。
5、评定标准 交流态度可分为交流态度良好(Ⅰ群)和交流态度不良(Ⅱ群)两群。
6、注意事项
(1)选择安静、宽敞、安全、充满儿童所喜爱的气氛的房间中进行,避免干扰。
(2)检查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检查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合作,是否疲劳等。
1、定义
观察其操作物体的表现,评价其对事物及其事物间关系的理解能力。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
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S-S
智力检查第四版、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等);镶嵌板、各类实物及图片等。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延迟反应:用小玩具引起患儿的兴趣后用毛巾盖住,观察其能否掀开
毛巾找出玩具。
(2)形状辨别:利用镶嵌板让患儿辨别图形。
(3)积木:利用积木堆高、并列、搭隧道。
(4)描线:乱点、画垂直线、画圆等。
(5)投小球:检查者将小球一一给予患儿并令其放入面前的小盒子或杯子
里。
5、评定标准
(1)与发育年龄不相符的无目的的操作行为如物品舔咬、摇动、敲打等,
可疑障碍。(2)是否能通过操作行为表达自己的要求。
6、注意事项
(1)评定前要收集患者的病史及相关专业情况,家庭环境,养育及康复史
等。
(2)选择安静、宽敞、安全、充满儿童所喜爱的气氛的房间中进行,避免
干扰。
(3)根据患者的情况,事先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用具)和顺序的准备。
(4)测验前应对家属说明测验目的、要求及主要内容,以取得同意及充分
合作。
(5)检查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检查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合作,
是否疲劳等。
(6)检查中不仅要记录患者反应的正误,还应记录患儿的原始反应。
(7)患者状态不佳、不能配合检查时,不得勉强继续检查。
二、语言发育能力评定
1、定义
语言发育水平。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言语发育未超出此年龄段水平的儿童;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
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第一阶段—对事物、事态理解困难:此阶段对物品的抓握、舔咬无目
的性,例如拿起铅笔不能书写而是放在嘴里舔咬等。
(2)第二阶段—事物的基础概念:能够根据物品的用途大致进行操作,对
于事物也能够理解,对事物开始概念化。
1)技能型操作:事物、配对事物、镶嵌板。
2)匹配:用物品匹配示范项,如将积木放入装玩具箱内。
3)选择:他人出示某种物品作为示范项,儿童从几个选择项中将与示范
项有关的物品选出。
(3)第三阶段—事物的符号:此阶段为符号形式与指示内容关系开始分化。
1)手势符号:相关符号,可用手势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
2)言语符号:可用言语符号理解及表达事物、象征性符号的幼儿语、任
意性符号的成人语。
(4)第四阶段—句子,主要句子成分:能将某事物、事态用2~3
练成句子。
1)两词句:包含四种形式:<</font>属性(大、小)+事物>、<</font>属性(颜色)+事
物>、<</font>主语+宾语>、<</font>谓语+宾语>。
2)三词句:包含两种形式:<</font>属性(大、小)+属性(颜色)+事物>、<</font>主
语+谓语+宾语>。
(5)句子结构:能理解三词句表现的时态和语态:1)主动语态,如乌龟
追小鸡;2)被动语态如小鸡被乌龟追。
5、评定标准
(1)实测阶段低于实际年龄水平阶段可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各阶段与年龄的关系见表8-1-1。
表8-1-1
年龄
(2)按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原则上适用于实际年龄3
儿童。分为ABC
1)A
检查低于3-1
2)B
4-1
3)C
内容相关检查高于3-2
(3)根据言语符号与指示内容的关系分群可以确立训练目标。
1)A
理解再形成基础性概念,重点是首先导入手势语、幼儿语等象征性较高的符号。
2)B
理解性课题共同进行,还要将语言符号的水平进一步提高。重点是将手势语、
口语作为有意义的符号实际性地应用,在表达基础形成的同时从手势符号向言
语符号过渡。
3)C
同时也要进行表达、基础性过程等各侧面的平衡训练,还要导入符合水平的文
字学习、数量词学习、提问与回答方面的训练。
6、注意事项
三、语言发育相关能力评定
1、定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1
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模仿:言语模仿。
(2)记忆:听觉记忆广度检查(分为2
(3)辨别:图形和声音的辨别检查。
5、评定标准
准确率进行评分。
6、注意事项
四、交流态度评定
1、定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1
2)有些生理年龄超过6
3)学龄前的儿童获得性失语也可以参考应用。
(2)禁忌证:无。
3、设备与用具
4、操作方法及步骤
(1)对他人行动的注视:有无视线跟踪。
(2)视线交流:有无情绪和言语的表达。
(3)对他人的指示、问候、招呼的反应。
(4)向他人表达意愿:引导儿童表达,观察儿童的表达意愿及表达形式。
(5)感情起伏的表现:观察言语刺激后儿童感情变化。
(6)提问-回答关系:针对各年龄提问,观察儿童的反应。
(7)特征性言语:无意义的言语。
5、评定标准
6、注意事项
(1)选择安静、宽敞、安全、充满儿童所喜爱的气氛的房间中进行,避免干扰。
(2)检查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检查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状态,是否合作,是否疲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