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自闭症儿童的精细课
怎样上好精细课
一、精细课的重要性
有位学者曾说过:“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促使全部智能的提高。”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了人体内的各个器,每一块肌肉,都在大脑皮层中有着响应的“代表区”,而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又战局了较为广泛的区域,这些区域的神经中枢都是由神经细胞群组成。当一个人的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能够激发这些细胞群的活力,使动作和思维的活动能保持有机的联系后相互对应。因此,手的动作越复杂,就越能积极地促进大脑的思维功能。难怪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并且,还把手比喻成大脑的“老师”。由此可见,手的活动对孩子各方面发展的重要性。
手的活动其实也就是指小肌肉发展运动,即运用手指、手腕及协调双手的活动,而精细课就是以训练孩子小肌肉运动能力而专门开设的课程,作为一名教师,为了让孩子们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为了让他们更快更好的康复,怎样上好精细课才能更好的帮助这些特殊的孩子呢?从接手精细课接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有以下心得和大家分享。
二、怎样上好精细课
精细课不仅仅只是老师一个人的活动,尤其在特殊的机构,除了教师的课程设计以外,家长的课堂辅助、孩子的配合能力都是构成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要素。因此,上好精细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自闭症学生
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具体内容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对学生集中进行教育的主要手段,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精细课的进行应该建立在对各发展阶段儿童心理水平和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如:
1、学生的年龄
2、学生的小肌肉发展水平
3、学生日常的行为习惯
虽然儿童的小肌肉发展速度各不相同,但都遵循了可预测的途径和模式,体现了心理各因素成长的水平。例如,从一幅儿童涂鸦作品中线条的控制程度,看出儿童手、眼的协调能力的高下;从某一儿童画经常表现的题材,推断出其自我意识的成长水平。我们可以收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代表作品,并在作品上注明姓名、年龄、作品名称、创作时间等,同时附上教师对该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儿童美术能力和心理发展各方面的评价。比较一位学生的连续作品,就能看出其各阶段心理发展的轨迹,了解儿童的进步速度和他所做出的努力。教师只有做到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做出合理的计划及适当的指导,才能在对孩子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预测并提前想好解决方案。
(二)家长
学生是主体,而家长则是辅助这一主体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学生精细能力的提高极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辅助的技巧和心态。
通常,面对精细课,家长的态度有三种:
第一种,重视并且注意方法。这类的家长心态好,不仅在对孩子辅助时耐心,而且能听取教师的意见,并积极同其他家长交流辅助的心得与技巧,从中学习更好的方法。这类家长的孩子往往能得到比较好的训练,进步也比较快,小肌肉发展也很稳定。
第二种,重视但完全不懂得辅助技巧。这类的家长往往在心态上特别急躁,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精细能力,然而小肌肉的训练往往是一个量的累积过程,而他们往往因过于急躁而没有顾及到辅助方法,或因急躁导致在辅助开始时茫然不知所措,干脆胡乱辅助,这样不讲究方法的后果往往是导致孩子对精细课产生厌烦甚至恐惧的情绪。
第三种,完全不重视精细课程。这类的家长有比较明显的偏科现象,他们往往认为来机构训练最重要的课程便是个训课和感统课,其他的课程并不重要,对孩子没什么帮助,因此,这类型的家长在课堂上往往对孩子放任自流,然后自己则和其他家长聊天或无所事事。这类家长的孩子在精细方面的能力只会停步不前,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倒退现象。
面对这三类家长,教师要深入和他们交流并针对家长的不同心态进行正确的引导。第一类家长积极的心态和辅助技巧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宣传并予以鼓励,以此去影响和促进其他家长的辅助水平提高。第二类家长则需要教师多指导他们的辅助技巧,安抚情绪,并在适当的时候亲自示范辅助其孩子。对第三类家长,教师应当首先明确告诉他们集体课的纪律,然后再跟他们交流精细课的重要性,逐步改变他们的观点,并且要不断抓住时机去用其他学生的成果去激励他们,在课堂上多对他们的孩子进行亲自辅助,以此带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教具
精细课涉及的教具比较多,工作很细,因此课前的准备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准备齐全,课程的进行将会受很大影响。例如,平常要多收集彩纸,废纸等常用材料,按时清洗、清点教具,及时补足不够的教具。
(四)建立一个学生精细情况调查表
精细课除了手指操部分教师需要在讲台前示范以外,其他的时间则主要以对家长和学生进行指导为主,那么教师可以建立一个长期的跟踪调查,例如,在课堂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每周选定一到两个学生亲自进行课程辅助,并在课后记录下该调查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固定时间再进行调查,建立长期的学生跟踪调查表。情况表的建立可以将各个孩子的小肌肉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可以借鉴。
三、精细课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教学原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在精细教学过程中必遵守的基本准则。普通基础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原则大部分也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的精细课教学。如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决定了在特殊儿童的精细课教学中,还有着一些体现其
特殊性的教学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我们为自闭症儿童设置的精细课教育要体现系统化。
自闭症儿童小肌肉发展的过程也是他们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根据他们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状况,对精细教学的内容进行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安排,只有系统化的教学内容才能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
例如,儿童学习造型的顺序可以是这样的:最初是用涂鸦的手段联系画线;接着练习用线或者简单的图形、符号进行组合,然后形成一定的样式,最后能对表现对象的细节进行更加写实的刻画。
总之,对自闭症儿童精教育内容应系统化,其依据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逻辑。
2、适应性原则
自闭症儿童的知识经验来源于对生活的直接感受.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尽量适应他们的经验范围。让儿童表现他们熟悉的或者感兴趣的题材,而不是片面地强调技能的训练.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还应充分考虑到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过于超前或者不适合其心理水平的内容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适合障碍儿童的实际经验和发展水平,为他们选择乐于接受和能够接受的教学内容。
3、个别化原则
自闭症儿童的个体差异非常明显。轻度自闭症、重度自闭症以及少部分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教师应非常熟悉每一个儿童同的发展特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指导。
个别化原则并不是指脱离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指在课堂中进行分层次的指导,做到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并重;相对于普通儿童的课堂教学,适当提高个别指导的比重.
4、补偿性原则
自闭症儿童由于先天和后天不利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多方面的发展缺陷,如感知觉异常、认知能力差、语言障碍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障碍缺陷,有意识地进行补偿。例如,对语言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只能用最易懂的简单词汇进行指令,如果要表达较复杂的意图,尽量配合直观的手势、表情;对于听觉不灵敏的儿童,可以多用视觉、触觉的手段进行刺激,以丰富其获得经验的渠道。
5、巩固性原则
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认知水平差的特点.同样的教学内容,正常儿童只需练习几遍就会熟练,而障碍儿童可能实践了很长时间都没什么进步,他们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更长的时间才能消化。教师应该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让他们反复地练习,不能盲目求进。同时,虽然自闭症儿童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速度较慢,但一旦稳定下来,是不容易忘记的,因此当他们的知识技能还没稳定时,教师要间隔一段时间对他们的训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总结以上几点,教师一定要了解各阶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供符合其需要的精细教育,制订最适合的教学内容.,在精细课堂教学中,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具体深入的指导.
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教师应更尊重自闭症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摒弃拔苗助长的实用主义观念;教师应尊重儿童已有的经验世界,不断地帮助他们充实和扩大经验知识,而不是否定或用成人的经验取代他们的经验;;在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中,教师应尊重自闭症患儿的自主意识,尽可能地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余地和空间;同时我们也应借助丰富的教学活动,让自闭症儿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还应使儿童对自我有新的认识,感受群体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多点环境给他们“思”;多点时给给他们“练”;多点机会给他们“悟”,自闭症障碍儿童的精细能力一定能迅速提高。
“世界上没有残疾的学生,只有残疾的教育”,相信我们的自闭症儿童,只要教育者为他们提供健全的教育,他们的明天同样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