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成长之困1
自闭症孩子的成长之路就像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们面临的困难也在不断加剧,这其中社会的态度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从社会角度来考量,一个5岁的自闭症孩子和一个15岁的自闭症孩子,在社会对他们“社会化程度”的要求上存在着天壤之别。5岁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在社会大众的眼中,他们的很多行为可能是出于天真无邪或者是对世界的好奇探索。就像一些自闭症孩子,因为喜欢丝袜滑滑的感觉,在5岁的时候,如果他去摸一下别人的丝袜,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孩子的无心之举,会一笑而过,家长可能只需简单引导就好。
然而,当这个孩子长到15岁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15岁已经处于青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社会的认知里,应该具备基本的社会规范意识。此时,同样的行为就会被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就像案例中的那个大龄自闭症孩子,他在看到情侣聊天时冲过去摸女人的丝袜。这对于那个女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冒犯,很可能会被吓得惊慌失措。而那个男孩子的过激反应——动手打人,似乎在情理之中,毕竟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已经不是孩子那种单纯的无知行为了。后来虽然事情在派出所弄清楚孩子是患有自闭症,但这一事件足以说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社会对他们的宽容度变得越来越小。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社会大众普遍的心理预期。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大家会预设他们还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犯错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社会希望他们已经懂事,能够遵循基本的社会交往规则。可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他们由于自身病症的原因,在理解和遵循这些规则上存在着巨大的障碍。这就使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每一步都像是走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而家长只能在旁边焦急又无奈地看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再看看社会环境中的其他方面。在学校里,5岁的自闭症孩子可能会因为其年龄小、天真可爱的特点,更容易被老师和同学们接纳。哪怕他有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惯,大家也会觉得那是孩子独特的可爱之处。可是15岁的自闭症孩子在学校里就完全是另外一番境遇了。他可能因为在社交上的困惑,比如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保持适当距离,不小心做出一些触犯社交禁忌的行为,就很容易被同学孤立,甚至被老师误解为故意为之而受到批评。这种来自周围环境的压力,不仅仅让孩子自身感到痛苦,更让家长心力交瘁。
在公共场合也是如此。5岁的自闭症孩子可能会毫无顾忌地在商场里发出声响或者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规的举动,周围的人可能会觉得他还小,给予理解的微笑。但15岁的自闭症孩子同样的行为,就可能引来旁人异样的目光甚至是指责。这无疑是在孩子和家长本就艰难的生活中又增添了重重阻碍。所以,对于自闭症孩子而言,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社会宽容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它关系到这些孩子的未来以及整个家庭的幸福。
对于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心中满是担忧。他们担心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交往中受到更多的伤害,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他们一方面要努力帮助孩子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在社会的压力下艰难地寻找理解和接纳孩子的地方。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