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与社会关系:矛盾背后的挣扎与误解
自闭症孩子和社会的关系,就像是一团纠结在一起的丝线,充满了矛盾与排斥。
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令人揪心的例子。有个自闭症孩子在学校里做出了三次闹跳楼的危险举动,其中两次情况极度严重。这背后的起因看似微不足道,却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千层浪。那天,在学校里,同桌的卷子不小心掉落在地上,善良的孩子本能地捡起来,想要塞到抽屉里,这本是个热心肠的好事。然而,当他看到同桌抽屉塞得满满当当、杂乱无章时,内心那股想要帮助整理的冲动又被点燃了。
这时候,旁边两个同学却出言制止,告诉他“别人东西你不能碰”。孩子却不理解,反驳道:“他抽屉乱了,我帮他整理一下。”同学强调这是老师也讲过的原则,“那老师也讲了,别人东西是不可以碰的”。孩子却不甘示弱:“我就碰怎么了?我就碰怎么了?”可能对方也有些激动地说了些什么,在情绪的漩涡里,孩子突然像失控了一样,冲到外面,跨到栏杆上,做出要跳楼的样子。这一幕让所有人都惊恐万分。
孩子回来以后,向妈妈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我就是威胁他们的。我就是要让他们知道,不听我的话有什么后果。”从这个孩子的话语和他的行为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混乱。他似乎没有真正理解同学东西属于隐私,未经允许不能碰这一社会普遍认同的关系。这就是自闭症孩子和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他们在自己的思维世界里,可能有着独特的逻辑,但这个世界的社会规则对于他们来说,就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
在校园这个小社会里,孩子们之间有着一套不成文的交往规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自然地遵守并运用这些规则。可是自闭症孩子,他们可能因为自身的障碍,无法理解诸如个人财产、社交礼貌等基本的社会关系概念。这就容易在他们与社会之间产生碰撞,不仅是孩子内心的挣扎,也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惑和无助。如何去填补这个鸿沟,如何让社会更好地接纳自闭症孩子,同时又能帮助自闭症孩子理解和适应社会关系,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学校,作为孩子们社交的重要场所,教师和同学们都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便能更好地应对自闭症孩子可能出现的状况。对于家庭而言,家长们也需要不断地和孩子沟通,在日常生活中,把社会关系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改善自闭症孩子和社会之间这种充满矛盾与排斥的关系,让自闭症孩子也能在这个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