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的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指的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提供身心障碍儿童一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融合教育已是世界潮流,融合教育在国外行之有年,目前较有成的国家有:加拿大、美国、西欧诸国、纽西兰、澳洲,日本也逐渐在推广中。
融合教育在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目前随着我国自闭症患儿比率上升的提高,有效的实施融合教育,让更多的群体来接纳自闭症患儿,给自闭症患儿一个开阔的情感交往空间,让自闭症患儿脱离自我空间意识状态,最大限度的改变每个孩子和家庭,营造和谐社会,让每个自闭症患儿在康复干预的同时更好的提高孩子的能力,使自闭症患儿的教育实施到有意义的教育中来;有效的实施融合教育可以使自闭症患儿的个体逐步的被所生活的群体而强化,让稚嫩的心灵开始启迪,让自我空间开始融入社会,培建正确地人格,使每个孩子在康复干预的过程中习得社会的规律与法则,习得与别人交往、习得自立、自理的能力、健康的成长。
一个自闭症儿童是否适合接受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主要和孩子的障碍程度有关。我们谈的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对象,主要是指自闭症儿童和“类自闭症”儿童。 社会性障碍儿童其障碍程度差异很大,类型差异也很大。所以,并不是所有这类孩子都适宜进入普通幼儿园接受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需要幼儿园对其类型和程度进行考察。 自闭症按其症状程度,大致可以分成轻度、中度、重度。自闭症作为一个群体,在症状类型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智力正常的可称之为高功能自闭症,智力受到明显损害的称之为低功能自闭症,又例如有的自闭症语言功能损害较重,有的情绪障碍较重,有的多动严重,并具有攻击行为,有的则比较安静,没有攻击行为。 我们认为,那些轻度、中度自闭症儿童,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还有“类似自闭症”儿童,都可以进入幼儿园接受有特殊辅助的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障碍程度虽然比较重,但是,只要语言程度尚可,只要没有明显的攻击行为,也可以接受“幼儿园社会融合教育”。 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怎么区分?怎么判断呢?我们建议:可以从三个方面区分、判断。
第一,参考自闭症儿童在相关专业机构的诊断结果。
第二,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短时现场观察,并同家长详细了解孩子情况,特别是要了解他们的情绪、问题行为、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状况,了解他们在其他幼儿园入托的经历。
第三,先让自闭症儿童人园,试教一个月左右,放在幼儿园班级中试一试,看一看,这是最实际、最有效的考察办法。其基本原则是:在辅助教师的辅助下,自闭症儿童只要没有频繁的、突发性攻击行为,幼儿园就可以接受其入园。 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入园考察,一般要给孩子一个月的实验期。
有的自闭症孩子初到一个环境刚接触陌生人,会在情绪、行为上有异常反应,比如兴奋不已,乱跑乱跳,甚至打人等,看到这些,园长和老师可能会很惊慌,觉得孩子状态很糟糕,根本无法接受。 其实,这类似我们说的应激反应,是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应激表现,这是暂时性的,只要过了这个阶段,孩子会变得相对平静。这种非正常状态,有的孩子可能几天就过去,有的可能要一个月左右。 当自闭症儿童在有特殊辅助的情况下,能够基本随班,问题行为基本上是可以控制的,就可以大胆接纳他们。
在普通学校的教学中有效的实施融合教育,可以培建自闭症患儿同龄伙伴接纳意识,让每个小公民更早更多的认识他们,让同龄小伙伴们与自闭症患儿的情感空间更加丰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气氛,为以后自闭症患儿健康的成长,社会公民对自闭症患儿的认识和接纳提供直接可行的路径,真正达到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的目的。普遍性实施融合教育不仅使家庭、机构、教师、学校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帮助,而且可以使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共同参与,携手共进,正确认识这个特殊的群体,给与这个群体更多的关爱,打破雨人的自我空间,让全社会来牵引这颗封闭的心灵,让他们将来更易于在社会中生存,让每个自闭症患儿撑起自己翱翔的翅膀,在属于我们的空间里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