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自闭症学校
关键词: 自闭症 孤独症 孤独 奥尔夫音乐 感觉统合 强化物 注意力集中 口腔运动

新闻中心

社交故事的运用

2012/5/25 7:22:54 本站原创 佚名 【字体:

什么是社交故事呢?

社交故事给孤独症者提供了准确的信息,针对他们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形。这种写下来的信息对孤独症者在各种社交情形的反应能提供一个积极的支持。

这种形式是从1991年开始运用的,社交故事也能成功地被运用到教学业能力。最近美国姊妹学校心灵之春的专家来星星雨指导我们教学,跟我们分享如何做社交故事。因此在一对一的教学中才真正开始运用社交故事。出乎我意料,效果非常好。下面以我的一个个案给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经验。

 

个案的基本情况:我有个学生叫乐乐,6岁,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都很强,但是脾气比较差,与人配合学习能力弱。当要求他做一件事情时,如果他不愿意做他会大声喊,也会坐到地上,坚决不过来。在上课的过程中,想看自己喜欢的手机或图片时,会直接动手拿。做作业时,嘴巴会不停地说话。很难安静地上完一节课。他认识很多的汉字,喜欢手机、地铁、其他交通工具。

    针对他的情况,在他的教学中,一方面加入了很多视觉元素,同时引入了社交故事。下面是我写的三个社交故事。

第一个:上画画课
我每天都要上画画课,有时候我跟老师上课,有时候我跟妈妈上课。上课的时候我要好好地表现,这样妈妈会很高兴,老师也会喜欢我。

上课的时候:
1.听到老师或妈妈叫我上课,我要马上过去。
2.我要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上课。
3.嘴巴要闭上,保持安静。
4.认真地看着书本,认真画。

做完作业,我可以去用手机听音乐,也可以看地铁。 

 

    第一个社交故事,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听到上课后我该怎么做。 在上课前先带着孩子读小故事,根据小故事回答问题。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孩子在不停地说话,用写有小故事的图片提示孩子该怎么办。提示的过程可以不说话,只是指着提醒孩子嘴巴要闭上。然后继续上课,孩子可能出现故意地大声说话,可以忽视,一会孩子就安静了,能安静地画画。在乐乐画的过程中,我提醒了两到三次。做完后奖励他,他可以选择要干什么。
    这是写给乐乐的第一个社交故事,我连续使用几次之后,孩子安静地上课的时间再增加。但是我仍需要保存这个故事,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还需要时间。

 

第二个:当我在学校里遇见老师
在学校里,有时候我会在院子里遇见老师,有时候我会在教室看见老师。看见老师我很开心,我可以走过去跟老师打招呼。如果我这样做,老师会很开心。我可以:
1.远远地看见老师,朝老师笑笑。
2.可以向老师点点头来打招呼。
3.我也可以跑到老师跟前站好,跟老师说“老师好”。
4.我也可以走过来,告诉老师我正在干什么。

这样做,老师会奖励我玩会宝马车。 

    

    为什么会写这个小故事呢?以前在学校里每当乐乐看见老师,就会很快的速度扑过来拉住一下老师衣服,会跪在地上。然后快速地跑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写了这个小故事。在上课的时候跟他一起读。然后在平常遇到这种情况时候,可以提醒他该怎么办。及时强化非常重要。

   乐乐的记忆力很强,第二天在校园里看见他,我主动叫了他的名字,他跑过来了,我看着他,他主动说“老师你好”,然后走开了。他的反应让我很吃惊。当然情景稍有些变化,老师们在照相,乐乐跑过来了,老师叫他一起照相,这时候他还会出现扑在地上的情形。小故事的学习还要继续,要根据的孩子的情形及时调整。

 

第三个:今天上课我要做的事情
每天我都要上课,上课时我要看看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我今天要做的是:
1.画水果树并涂上颜色
2.认识职业(司机、老师、医生、护士)场所(车站、学校、医院)
3.画地铁 (做完后奖励用手机听音乐)
4.读社交小故事
5.和妈妈一起写日记:我今天做了什么?

做完这五件事情,我就可以下课了。 

 

    一直以来,我和乐乐的妈妈都比较头疼,怎么样乐乐才能知道要上完一节课。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方式告诉他这个概念,如定闹钟,写下上课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都一些效果,但是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最近,我写了第三个小故事,并带着他一起上课。每做完一件事情后打上对勾。这样做了以后,第一次乐乐完整地上完了一节课。我们特兴奋。在小故事的陪同下他明白了。

以上是我写的几个小故事,简单总结一下:
1、小故事是针对孩子生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情形而写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指导,让他明白我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即怎么做。
2、社交故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综述,在什么情况会出现这件事情,我该怎么做,会有什么结果;第二部分是具体怎么做,列出来所有可以做的、适当的、期望的行为;第三部分是强化(奖励),这是最关键的。强化(奖励)可以帮助孩子塑造、建立适当的行为。
3、小故事的使用,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小故事可以让孩子自己带着,自我提醒,就像指导手册一样。当然,最初一段时间大人的提醒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大人拿着小故事提醒孩子。如果孩子自己认得,只需要只给他看,不要使用语言。
4、孩子能力不同,社交故事中也可以使用图片、照片、实物,因人而异。

 

 

自闭症干预之认知策略: 社交故事 (Social Story) 

目的: 透过简单完整的故事, 让孩子明白社交的需要及在特定社交场合下的适当行为。


如何写及运用社交故事?

1、明白孩子正面对什么处境或困扰 (如: 明仔每次觉得不开心时就会发脾气)。 
  2、确定你期望孩子在该处境上应有什么合适反应 (如: 明仔可以用正确方法表达情绪)。 
   3、利用社交故事的结构及特性去创作社交故事。 
  4、可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读或让孩子自己读。 
  5、与孩子一起讨论及解释故事内容 (如: 问孩子: “不开心可以做什么呢?”)。 
  6、在生活中练习及实践。 


社交故事的结构: 

1、描述句子 (Descriptive sentence) 
   描述事实 
   例如: 很多人吃饭前都会洗手/ 酒楼里会有很多人 

2、透视性句子 (Perspective sentence) 
  形容人的思维 
  例如 
  知识: 爸爸知道怎样煮面吃 
  感觉: 很多人喜欢去酒楼饮茶 
  信念: 弟弟相信新年会收到很多利是钱 
  动机: 有些同学会为了取得奖牌而在赛跑中尽力地跑 

3、指示性句子 (Directive sentence) 
  指示孩子可以做的恰当行为 
  例如: 我可以尝试在吃饭前洗手 

4、肯定性句子 (Affirmative sentence) 
  表达其他人对这件事的意见,或根据孩子的喜好以示肯定及鼓励 
  例如: 这样做的话, 妈妈会赞我是个乖孩子/ 老师可能会请我吃朱古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