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专家”,给自闭症家长的一封信
您的信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非常深刻,也非常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您所提问题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自闭症康复理念的混乱,反映了自闭症康复市场化带来的追求经济利益与尊重科学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自闭症家长早期一般都有过的专家崇拜心理,权威至上心理,花钱自我安慰心理等等普遍现象。当"自闭症"这顶帽子扣在一个孩子头上以后,无疑使家庭历经着从天堂到地狱的转折.自闭症使我们置身于残酷的现实中,未来的悲哀与可怕,更让我们不敢去设想。因为自闭症的严重性,所以,才给了我们家长改造自闭症的动力与激情,“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上正常学校,我一定不会放弃,我一定让我的孩子好起来”,这是最初几年家长们的心愿。
怎么实现我们的心愿呢?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一种病,找医生,吃药就会好,后来,又知道了,药无能为力,要训练,训练顺理成章就要找专业教师,我们梦想过训练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就会好了。医疗也好,教育也罢,在大多数家长眼里,那都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专功专道,深秘难测,非我们外行人可比、可为、可攀的。救子心切,早期的家长大多在仰视、崇拜专家的心理支配下,为孩子寻找走出自闭之路。既然专家,必然会有水平、能力上的差异,于是,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有的家庭就想到了找专家中的专家:权威专家。
当我们为了追逐一个、两个所谓的“专家”的名份而巨资耗尽以后,我们也许正在同时浪费着比金钱更可贵东西——孩子的康复时间。因为近年来,家长对“专家”需求量的上升,抬升了“专家”的价值和地位,家长们也心甘情愿地被“专家们”领着,误入歧途而长时间执迷不悟。但是,当医生的处方已经尝试,教师的方法已经用尽之后,我们会越来越感到:其效果并不是我们当初的期待,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再如此跟着“专家”走,走出自闭症的路已经寸步难行。当我们迷途知返的时候,我们似乎醒悟——自闭症孩子康复的“专家”,其实就是生活本身,其实就是家长自己。
什么是自闭症康复专家呢?家长应该怎么看待专家呢?“专家”,不过是家长入门的启蒙者,“专家”,不过是孩子康复训练的辅助者,“专家”,不过是把握康复方向的指路人。“自闭症康复专家”,首先不等于他的学历证书有多少,不等于他所在的衙门机关有多大,不等于他获得的职称学位有多高,不等他使用的概念术语有多繁。在医疗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任何胜任自闭症教育的专家,最最重要的,放在首位的应该是:他必须全面了解自闭症孩子的生活,而不是走马观花看片段,肤皮潦草,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必须深知家长的心理疾苦与渴求,他必须能够指导家长将专业方法用在生活实践中,他必须知道怎样去提高自闭症孩子社会性,否则,何以称其为自闭症教育专家呢?自闭症康复不是“学术”,而是实践,远离实践的学术做得再好,不叫专家,富有成效的实践,不管他是谁,他就是专家。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多的家长自己到是名副其实的自闭症教育专家! 这是读完您的信以后,我最想和您,当然也是和所有的家长们说的话。
关于自闭症书籍的选择:实话实说,我看过的书很少,因为我更多的是看普通心理学和普通教育类书籍。但是,我知道现在自闭症的书出得很多,确实质量不齐。您可以将书分类:有中国人写的,有外国人写的,建议您看中国人写的书。从作者的角度分:有家长写的,有专业医生或者教师写的,家长写的有的是写教育方法的,有的是写孩子的成长故事的,有的是写自闭群体生存状态的,您需要了解什么就看什么。专业人员也有写故事的,写自闭症群体状况的,写方法的。建议您看方法这类的。有的家长的书写得很好,东北一个爷爷写自己带孙子,带出来的感悟,我觉得很好。专业人员也有的写得不错的。再有,从内容分,有的书是综合性的,比如《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还有的是专题性的,有侧重的,比如写游戏交往的,写行为矫正的,写情绪控制的等,综合性的书比较全面,但是,每个方面的笔墨不多,您如果需要,请您继续看专题性的。无论是医生写的,无论是教师、家长写的,都有好有差。不建议您看纯粹医疗方法的书。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判断书的好坏,是根据您和孩子的需要,有的书对张三很有价值,对李四未必有价值,没有绝对的标准。
网站的问题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比较而言,我觉得以琳网不错,家长认可度高,信息丰富,民主、且开放程度高。我和方老师在理念、实践上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您对其中的家长自发的信息要用自己的头脑来筛选。其他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每个网站都差不多。但是主办人的思想不同,对网站的导向也不一样。选择机构,选择网站,选择书,其实实质上是在选择人,选择一种思想。
我的选择倾向是:中国自己的,而非外国的;成功家长的,而非所谓专业人员的;实用方法的,而非偏向学术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而非坐而论道的;教育训练的,而非医疗干预的。
您的信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非常深刻,也非常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您所提问题的背后,其实反映了自闭症康复理念的混乱,反映了自闭症康复市场化带来的追求经济利益与尊重科学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自闭症家长早期一般都有过的专家崇拜心理,权威至上心理,花钱自我安慰心理等等普遍现象。当"自闭症"这顶帽子扣在一个孩子头上以后,无疑使家庭历经着从天堂到地狱的转折.自闭症使我们置身于残酷的现实中,未来的悲哀与可怕,更让我们不敢去设想。因为自闭症的严重性,所以,才给了我们家长改造自闭症的动力与激情,“我一定要让我的孩子上正常学校,我一定不会放弃,我一定让我的孩子好起来”,这是最初几年家长们的心愿。
怎么实现我们的心愿呢?开始,我们以为这是一种病,找医生,吃药就会好,后来,又知道了,药无能为力,要训练,训练顺理成章就要找专业教师,我们梦想过训练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就会好了。医疗也好,教育也罢,在大多数家长眼里,那都是阳春白雪,高高在上,专功专道,深秘难测,非我们外行人可比、可为、可攀的。救子心切,早期的家长大多在仰视、崇拜专家的心理支配下,为孩子寻找走出自闭之路。既然专家,必然会有水平、能力上的差异,于是,根据家庭的经济实力,有的家庭就想到了找专家中的专家:权威专家。
当我们为了追逐一个、两个所谓的“专家”的名份而巨资耗尽以后,我们也许正在同时浪费着比金钱更可贵东西——孩子的康复时间。因为近年来,家长对“专家”需求量的上升,抬升了“专家”的价值和地位,家长们也心甘情愿地被“专家们”领着,误入歧途而长时间执迷不悟。但是,当医生的处方已经尝试,教师的方法已经用尽之后,我们会越来越感到:其效果并不是我们当初的期待,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再如此跟着“专家”走,走出自闭症的路已经寸步难行。当我们迷途知返的时候,我们似乎醒悟——自闭症孩子康复的“专家”,其实就是生活本身,其实就是家长自己。
什么是自闭症康复专家呢?家长应该怎么看待专家呢?“专家”,不过是家长入门的启蒙者,“专家”,不过是孩子康复训练的辅助者,“专家”,不过是把握康复方向的指路人。“自闭症康复专家”,首先不等于他的学历证书有多少,不等于他所在的衙门机关有多大,不等于他获得的职称学位有多高,不等他使用的概念术语有多繁。在医疗没有实质性突破的前提下,任何胜任自闭症教育的专家,最最重要的,放在首位的应该是:他必须全面了解自闭症孩子的生活,而不是走马观花看片段,肤皮潦草,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必须深知家长的心理疾苦与渴求,他必须能够指导家长将专业方法用在生活实践中,他必须知道怎样去提高自闭症孩子社会性,否则,何以称其为自闭症教育专家呢?自闭症康复不是“学术”,而是实践,远离实践的学术做得再好,不叫专家,富有成效的实践,不管他是谁,他就是专家。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多的家长自己到是名副其实的自闭症教育专家! 这是读完您的信以后,我最想和您,当然也是和所有的家长们说的话。
关于自闭症书籍的选择:实话实说,我看过的书很少,因为我更多的是看普通心理学和普通教育类书籍。但是,我知道现在自闭症的书出得很多,确实质量不齐。您可以将书分类:有中国人写的,有外国人写的,建议您看中国人写的书。从作者的角度分:有家长写的,有专业医生或者教师写的,家长写的有的是写教育方法的,有的是写孩子的成长故事的,有的是写自闭群体生存状态的,您需要了解什么就看什么。专业人员也有写故事的,写自闭症群体状况的,写方法的。建议您看方法这类的。有的家长的书写得很好,东北一个爷爷写自己带孙子,带出来的感悟,我觉得很好。专业人员也有的写得不错的。再有,从内容分,有的书是综合性的,比如《自闭症儿童社会性教育指南》,还有的是专题性的,有侧重的,比如写游戏交往的,写行为矫正的,写情绪控制的等,综合性的书比较全面,但是,每个方面的笔墨不多,您如果需要,请您继续看专题性的。无论是医生写的,无论是教师、家长写的,都有好有差。不建议您看纯粹医疗方法的书。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判断书的好坏,是根据您和孩子的需要,有的书对张三很有价值,对李四未必有价值,没有绝对的标准。
网站的问题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比较而言,我觉得以琳网不错,家长认可度高,信息丰富,民主、且开放程度高。我和方老师在理念、实践上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您对其中的家长自发的信息要用自己的头脑来筛选。其他一些知识性的东西,每个网站都差不多。但是主办人的思想不同,对网站的导向也不一样。选择机构,选择网站,选择书,其实实质上是在选择人,选择一种思想。
我的选择倾向是:中国自己的,而非外国的;成功家长的,而非所谓专业人员的;实用方法的,而非偏向学术的;经过实践检验的,而非坐而论道的;教育训练的,而非医疗干预的。